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盐使郑侍讲乔启(代曾宰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伏审辍从朝班,出将使节。
诵文章之尔雅,殆疑非近世之人;
望英簜之光华,乃辱在先驱之役。
盖平日精诚之感,有今兹幸会之逢
不自胜其忻抃之怀,辄自见于竿牍之敬。
某官弥文作古,雅望镇浮。
方其游举子之场,已不为媲青配白之语;
及其奉彤庭之对,乃尽吐薄云贯日之忠。
温然有《说命》三篇之风,岿乎在汉庭诸老之右。
式是帝心之简在,亟从天禄以校雠。
厚德有容而不失其高,中立不倚而非期于矫。
颓波方靡,虽萧傅亦有非望之惭;
砥柱不移,独宋璟聿为难致之客。
深交不愿于绛、灌,为公何有于孙、刘。
旋剸剧于星郎之曹,且翻经于春官之席。
皆主知之自结,何治最之弗优。
大为人望之攸归,佥谓国钧之伊迩;
奚云霄之已逼,乃原隰之载驰。
先声所孚,列城自肃。
羞昆崙而薄员峤,姑遂来临;
扶黄道而上紫微,终当未免。
某少而笔砚,偶尔绅裳。
倒指半生之中,若为把玩;
折腰百僚之底,乃尔尘劳。
矧承竭泽之馀,尚深赪尾之悯。
催科抚字,莫知何策以两全;
嘘濡拊摩,尚图更仆而三请。
幸焉已甚,言亦奚宣?
李德裕太尉 北宋 · 孙甫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唐史论断》卷下、《唐宋名贤确论》卷一○
论曰:李德裕穆宗文宗朝,历内外职任,奏议忠直,政绩彰显,遂当辅相之任。
然为邪佞所排,不克就功业。
相武宗英主,始尽其才。
回鹘在边,先请待以恩好,及其侵轶,乃授刘沔、石雄成算,使之平荡,得中国大体。
上党拒命,举朝惧生事,不欲用兵。
德裕料其事势,奏遣使魏镇,先破声援之谋,且委征讨之任。
帅迁延其役,使王宰领师,直趋磁州,据魏之右。
魏帅惧,全军以出。
又以王宰必有顾望,令刘沔领军,直抵万善,示代宰之势,宰即时进兵。
太原之乱,杨弁结中使张皇其事,德裕中使奸言,使王逢将陈、许、易、定兵进讨。
太原兵戍于外者,惧客军攻城并屠其家,径归擒弁,尽诛叛卒。
此皆独任其策,不与诸将同谋,大得制御将帅、用兵必胜之术。
上党既平,太尉之命,赏其功也。
德裕恳辞而后受者,惧位高而祸至尔。
既知其祸,何不益脩仁德,以保功名?
反益刚强之性,取怨于人,竟为奸邪所陷。
是知祸而不知避也。
夫得位而立大功名,人之所难也;
保其功名,人之所易也。
立功名,非天赋大才不能;
保功名,平其心、无怨忌足矣。
德裕能其难者,不能其易者,惜哉!
学生 北宋 · 王逢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七、《中吴纪闻》卷五
维庆历七年岁次丁亥七月甲戌朔初六日己卯苏州州学教授王逢,率在学同人,谨以香酒果实致奠化冥纸,告祭于学生建阳江君之灵:人固动物尔,气完则在,气散则死。
生与死,吾不得而知也,惟是生者,有名教存焉,得以异诸物。
善而夭为得不死,恶而寿为不幸。
子年尚少,徒步数千里旅吴学,以道义为身谋,于善无所负。
今夭去,吾得谓子不死矣。
夫旅而死,无亲戚左右为之助者有之。
今子兄在焉,启而手足,比无助者为多。
同门生几百员为子哭,不为孤,其亦善德之召欤!
子魂气何所之?
吾以子有生死之别,旅衬举而望涕,不知其所从。
哀哉!
尚飨!
濮安懿王典礼劄子治平二年十月撰,不曾进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二三、《三续古文奇赏》卷八、《文编》卷一六、《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卷二二八
臣伏见朝廷议濮安懿王典礼,两制礼官请称皇伯,中书之议以谓事体至大,理宜慎重,必合典故,方可施行,而皇伯之称,考于经史皆无所据。
方欲下三省百官、博访群议,以求其当,陛下屈意手诏中罢,而众论纷然,至今不已。
臣以谓众论虽多,其说不过有三:其一曰宜称皇伯者,是无稽之臆说也;
其二曰简宗庙致水灾者,是厚诬天人之言也;
其三曰不当用汉宣、哀为法,以干乱统纪者,是不广本末之论也。
臣请为陛下条例而辨之。
谨按《仪礼·丧服记》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
报者齐衰期也。
谓之降服,以明服可降,父母之名不可改也。
又按《开元》、《开宝礼》、国朝《五服年月》、《丧服令》皆云:「为人后者为其所生父齐衰,不杖期」。
盖以恩莫重于所生,故父母之名不可改;
义莫重于所继,故宁抑而降其服。
此圣人所制之礼,著之六经,以为万世法者,是中书之议所据依也。
若所谓称皇伯者,考于六经无之,方今国朝见行典礼及律令皆无之,自三代之后秦汉以来,诸帝由藩邸入继大统者亦皆无之,可谓无稽之臆说矣。
夫《仪礼》者圣人六经之文,《开元礼》者有唐三百年所用之礼,《开宝通礼》者圣宋百年所用之礼,《五服年月》及《丧服令》亦皆祖宗累朝所定、方今天下共行之制。
今议者皆弃而不用,直欲自用无稽之臆说,此所以不可施行也。
其二曰简宗庙致水灾者,臣伏以上天降灾,皆主人事,故自古圣王逢灾恐惧,多求阙政而修之,或自知过失而改悔之,庶几以塞天谴。
然皆须人事已著于下,则天谴为形于上。
今者濮王之议,本因两制礼官违经弃礼,用其无稽之臆说,欲定皇伯之称,中书疑其未可施行,乃考古今典礼,虽有明据,亦未敢自信而自专,方更求下外廷博议,而陛下遽诏中罢,欲使有司徐求典礼。
是则臣下慎重如此,人君谦畏如此,君臣不敢轻议妄举,而天遽谴怒杀人害物,此臣所谓厚诬天也。
议犹未决,仍罢不议,而便谓两统二父以致天灾者,厚诬人也。
其三引汉宣、哀之事者,臣谨按《汉书》宣帝父曰悼皇考,初称亲,谥曰悼,置奉邑寝园而已。
其后改亲称皇考,而立庙京师
皇考者亲之异名尔,皆子称其父之名也,汉儒初不以为非也。
元帝以后,贡禹、韦玄成等始建毁庙之议,数十年间毁立不一。
至哀帝时大司徒平晏等百四十七人奏议,云:「亲谥曰悼,裁置奉邑,皆应经义」。
是不非宣帝史皇孙为亲也。
所谓应经义者,即《仪礼》云「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是也。
惟其立庙京师,乱汉祖宗昭穆,故等以谓两统二父非礼,宜毁也。
定陶恭王初但号共皇,立庙本国,师丹亦无所议。
至其后立庙京师,欲去定陶,不系以国,有进干汉统之渐,遂大非之。
议云,定陶恭皇谥号已前定议,不得复改,而但论立庙京师为不可尔。
然则称亲置园,皆汉儒所许,以为应经义者,惟去其国号、立庙京师则不可尔。
今言事者不究朝廷本议何事,不寻汉臣所非者何事,此臣故谓不原本末也。
中书之议本谓称皇伯无稽,而礼经有不改父名之义,方议名号犹未定,故尊崇之礼皆未及议。
而言事者便引汉去定陶国号、立庙京师之事厚诬朝廷,以为干乱大统,何其过论也!
夫去国号而立庙京师,以乱祖宗昭穆,此诚可非之事。
若果为此议,宜乎指臣等为奸邪之臣,而人主有过举之失矣。
其如陛下之意未尝及此,而中书亦初无此议,而言事者不原本末,过引汉世可非之事以为说,而外庭之臣又不审知朝廷本议如何,但见言事者云云,遂以为欲加非礼干乱统纪,信为然矣。
是以众口一辞,纷然不止,而言事者欲必遂其皇伯无稽之说,牵引天灾,恐迫人主,而中书守经执礼之义,反指以为奸邪之言。
朝廷以言事之臣礼当优容,不欲与之争辨,而外庭群论又不可家至而户晓,是非之礼不辨,上下之情不通,此所以呶呶而不止也。
夫为人后者既以所后为父矣,而圣人又存其所生父名者,非曲为之意也。
盖自有天地以来,未有无父而生之子也,既有父而生,则不可讳其所生矣。
夫无子者得以宗子为后,是礼之所许也,然安得无父而生之子以为后乎?
此圣人所以不讳无子者,立人之子以为后,亦不讳为人后者有父而生,盖不欺天、不诬人也。
故为人后者承其宗之重,任其子之事,而不得复归于本宗,其所生父母亦不得往与其事。
至于丧服,降而抑之,一切可以义断。
惟其父母之名不易者,理不可易也,易之则欺天而诬人矣。
子为父母服谓之正服,出为人后者为本生父母齐衰期,谓之降服,又为所后父斩衰三年,谓之义服。
今若以本生父为皇伯,则濮安懿王为从祖父,反为小功;
濮王夫人是本生嫡母也,反为义服;
自宗懿已下本生兄弟,于礼虽降,犹为大功。
是礼之齐衰期,今反为小功;
礼之正服,今反为义服。
上于濮王父也,反服小功;
于宗懿等兄弟也,反服大功。
此自古所以不称所生父为伯父叔父者,称之则礼制乖违,人伦错乱如此也。
伏惟陛下聪明睿圣,理无不烛,今众人之议如彼,中书之议如此,必将从众乎,则众议不见其可;
欲违众乎,则自古为国未有违众而能举事者。
愿陛下霈然下诏,明告中外,以皇伯无稽,决不可称,而今所欲定者正名号尔。
至于立庙京师干乱统纪之事,皆非朝廷本议,庶几群疑可释。
若知如此而犹以谓必称皇伯,则虽孔、孟复生,不能复为之辨矣。
举丘与权直讲十月十日 北宋 · 赵抃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八、《赵清献公集》卷五
臣勘会国子监直讲王逢,准敕差通判徐州
伏见新授福州闽县主簿与权,有文学士行,顷尝服阙,闲居建州数年,乡里生徒从学仅百馀人,孜孜诲诱不倦。
前后任充汀州府苏州教授,所至学者如归。
今其尚困州县之职,固穷守道,未始陨穫。
臣今保举堪充国子监直讲,替王逢满阙。
如经擢用后犯正入己赃并不如所举,甘当同罪。
如赐俞允,许令依钱藻、孙思恭例,权入监供职,待次充填,所贵讲授得人。
充御试官日记 北宋 · 赵抃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九
二月二十六日
宣赴崇政殿后水阁,同直孺内翰、贯之杂端充编排官。
御前劄子三道下编排所。
二十七日晴。
上御崇政殿,试进士、明经诸科举人
《王者通天地人赋》,《天德清明诗》,《水几于道论》(出老子《道经》。)圣驾幸后苑,往来迎驾。
御药院公文二道,传宣精加考校。
内臣二人传宣赐食并酒。
编排三四五等第一百二十七等。
二十八日晴。
内臣传宣赐「文儒」二字。
圣驾卯刻幸考校所。
编排经生。
特奏《毛诗》十一人,特奏《尚书》九人,特奏明法四人。
传宣赐食,二酒一茶。
二十九日阴,旬休。
传宣赐酒食七宝茶。
初考经学官王惟熙、祝咨、夏璋。
覆考经学官王彭、张兑、朱从道。
详定官贾寿吴中复。
封弥官傅求、王陶。
义官王逢、傅卞、卢士宗
三月一日微寒,风。
圣驾幸考校所,起居四拜。
编排诸科卷子。
宣赐酒食果子。
二日晴。
圣驾幸覆考所,起居。
考到诸科卷子。
三日晴,上巳日
圣驾幸覆考所,起居。
上巳酒各二,果子一。
四日微雨,春寒。
圣驾幸覆考所,起居。
赐酒食果子。
五日阴,寒。
驾幸覆考所,起居。
宣赐酒食果子。
第一谓学识优长,辞理精纯,出众特异,无与比伦。
第二谓才学该通,文理周密,于群萃中堪为高等。
第三谓艺业可采,文理俱通(须合得及第者。)第四等谓艺业稍次,文理粗通,于此等中仍分优劣,优即为第四等上。
第五等(须必然合落者)谓文理疏浅,退落无疑。
不考,谓犯不考式。
纰缪,谓所试文字并皆荒恶。
六日阴,寒。
驾幸详定所,起居。
点检官:孙坦、郑穆。
进士初考官沈遘、司马光、裴煜、陆经。
进士覆考官祖无择、郑獬、李綖、王瓘。
点检官:孙洙(一作渊、)王广渊
详定官杨畋、何郯、王安石。
读官:胡稷臣、苏衮、傅尧俞、张次立、宋迪、周孟阳
特奏名进士三十八人。
《作乐荐上帝诗》,《谨用五事以明天道论》。
编排特奏名进士卷子。
赐酒、果、寒食节食。
七日晴。
驾幸详定所,起居。
寒食节上酒各二壶,果子一合。
又酒、果、冷食。
编排进士卷子共一百号,特奏名一号。
八日晴。
驾幸编排所,起居讫进呈进士卷子二道。
御药院白中书劄子进士以下等第云云。
编排进士诸科等卷子。
赐食酒果。
九日清明,雨。
奏乞送焻字号卷重详定。
封弥关详定五号,奏取旨。
御药院关奉圣旨看详定夺鞃、𨑊、󱿐、䚟、虭五号等第。
赐酒食果子。
按:《芦浦笔记》卷五,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校点本。
许懋傅颜并秘书丞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七、《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一
敕某:尔虽任职于外,而功罪之籍,实在审官之府。
以时会课,于法当迁。
夫三岁而序一官,在会之所同,然材实行治,不有以称其位,则孰以为非苟得也?
尔以艺文自奋,而由称举以至于此,其知之矣,可不勉哉!
可。
贺正(四)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六、《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九、《皇朝文鉴》卷六六、《翰墨大全》甲一、《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卷二三
宝历无疆,嘉生有俶。
门宪始和之象,庭充元会之(中贺。)
伏惟皇帝陛下膺保永图,绥将纯嘏,抚五辰而致顺,毓万物以皆昌。
臣久负异恩,尚婴衰疾。
瞻云焕烂,欣逢舜旦之华;
击壤消摇,乐得夏时之正。
臣无任。
林中舍1047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五、《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一、《启隽类函》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乡风有年,修问无所。
家伯氏,得婚高门,顾惟幸会之多,曾是趋承之晚。
比闻州邸,云改县章,治所相望,私诚甚喜,谓宜朝夕,可布腹心
敢图高明,见遇勤恪,先赐抚存之教,曲加奖引之辞。
睦姻之风可以厚俗,而贬损之意有如过中。
言观以思,颇恐且愧。
馀暑谢去,薄寒来归。
吉士所居,明神实相。
茂惟体气,怡有休祥。
未即承颜,惟祈养福。
贺钤辖柴太保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五、《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一、《启隽类函》卷一○九
荣拜恩章,总持师柄,伏惟庆慰。
窃以一都会之府,二浙统于权维;
刺史之兵,五符归于节制。
国家以安娱之地,域民甚于富穰,备豫有经,置使新于纪律,宜得魁垒之士,以雄镇领之方。
恭惟某官器范端良,机守强济,出天姻之贵而自任清节,持使斧之重而素高能声。
此孰朝佥,遂董戎寄。
韬谋成俗,坐肃于南州
轩陛图功,即膺于宠数。
属关掌于支郡,阻面庆于宾荣,瞻企风棱,岂胜欣悚!
王会之墓志铭嘉祐八年四月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四、《临川先生文集》卷九三、《吴都文粹》续集补遗卷上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字会之姓王氏太平州当涂县人也。
尝举进士,不中,去以所学教授
于是苏州士人从转运使君主其学,学者常致数千百人。
君所奖养成就者多矣,乃始以进士起家,权南雄州军事判官
归,试判超等,补袁州军事判官,留为国子监直讲,兼陇西郡王教授,李某行内修谨,君盖有力焉。
岐国公主既嫁,为君求迁,有命矣,君辞焉,乃已。
君少以文学知名,于书无所不观,而尤喜《易》,作《易传》十卷,《乾德指说》一卷,《复书》七卷,名士大夫多善其书者。
于是枢密使公举君可试馆职,而宰相无知君者,故不用。
通判徐州,以疾不赴,求监苏州酒,以嘉祐八年正月六日不起,年五十九,至太常博士
君为人乐易,笃于朋友故旧,于势利无所茍,能爱人以得其欢心。
君皇祖考延嗣,祖、考皆不仕,而皇考以君故,赠大理评事
前夫人苏氏,后夫人陈氏,皆无子。
陈氏名家子,亦有贤行,以嘉祐八年四月二日,葬君苏州吴县三玄乡陆公原,以前夫人苏氏祔焉。
铭曰:
宜寿也,五十而已;
宜贵也,止于博士
谓卒有后也,而终无子。
呜呼夫子!
命不可与谋。
其归其安,永矣兹丘。